第五百八十五章 把柄-《60年代:我有一个商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老孙这时候只能服软:“周科长,你想我怎么做?”

    周大忠开门见山:“孙师傅,我只是想跟你好好合作,这样第五股才能运转下去。”

    老孙点了点头,表示知道,便没有说什么,就离开了办公室。

    李家村李村长的二八自行车已经碾过周家庄青石板路,车筐里装着的土鸡蛋随着颠簸轻轻碰撞,发出细碎声响。

    他抹了把额头的汗,在老支书家门前刹住车,橡胶轮胎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。

    “老支书!在家吗?”李村长扯着嗓子喊,粗布衬衫后背洇出深色汗渍。

    堂屋门吱呀推开,老支书戴着老花镜,手里攥着半卷烟叶,浑浊的眼睛透着疑惑:“老李,这么早来.”

    “听说陶家村的鸡卖上了好价钱!”李村长顾不上寒暄,抓起桌上的搪瓷缸猛灌一口凉茶,“听说是益民帮的忙?我们村的鸡也到出笼时候了,毛亮肉肥,就缺个好销路!”

    他从裤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,抖出两根递给老支书:“您看能不能”

    老支书吧嗒吧嗒抽着烟,烟雾在两人之间缭绕。

    院角的老槐树沙沙作响,几片泛黄的叶子飘落在李村长肩头:“益民去钢铁厂上班了,最近都没回来。”

    老支书敲了敲烟杆,烟灰簌簌落在门槛上:“这孩子担子重,厂里的事儿一个接一个。”

    李村长的肩膀明显垮了下去,却又立刻挺直腰板:“老支书,不知道能麻烦你通知一下周益民,就说我们村的鸡可以出笼了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带着恳求:“您也知道,村里老小就盼着这批鸡换钱呢?”

    老支书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,喉结动了动。

    他当然明白,若能帮李家村打开销路,对周益民积攒口碑也是好事。

    “我会通知益民。”老支书沉吟片刻。

    “具体的事情,就让你跟益民谈吧!”

    “谢谢,老支书!”李村长急忙起身,差点碰翻桌上的茶缸。

    他掏出一把带着体温的鸡蛋硬塞进老支书手里:“自家鸡下的,您尝尝。”

    两人站在院门口又聊了几句鸡苗培育的事儿,李村长不时望向村口的方向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

    当李村长的自行车渐渐消失在蜿蜒的土路上,老支书望着手中还带着余温的鸡蛋,轻轻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他转身进屋翻出那本泛黄的通讯录,指尖在周益民的号码上停留许久,最终还是拿起了电话

    院外,秋风卷起几片落叶,沙沙声里,藏着两个村庄对好日子的殷切期盼。

    这时候周益民办公室的电话响起,周益民直接就接通。

    老支书说道:“益民,李家村的村长刚刚过来找我,意思就是他们村的鸡可以出笼,想找你帮忙,看能不能卖到一个好的价格!”

    周益民都没有思考:“好,我到时候回去一趟!”

    说完之后,就将电话给挂掉。

    然后就拿出一个记事本,打开第一页,清晰看见上面有几个名字,有小赵、李安国

    这些都是经过周益民考察,是那种勤劳肯干的人,而且人品还不错,他打算将一些采购的好地方分出去,这样也算是帮助到小赵他们。

    很快周益民就走出办公室,然后叫了一声:“安国进来一下!”

    李安国听到周益民的呼喊,连忙从办公位上站了起来,周围的人,对于这一幕也是十分的好奇,周科长叫李安国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?

    类似的事情,之前就发生过,上一个主人公还是小赵。

    李安国的指节在门框上叩出三声轻响,然后就在一旁等待。

    “进来。”周益民说道。

    李安国得到允许后,这才推门而入。

    木椅在瓷砖上拖出细响,年轻人坐下时膝盖分得很开,工装裤的裤缝却笔直得像是用尺子量过。

    “先喝口茶。”周益民递过搪瓷杯,茶汤里漂着两朵舒展的茉莉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