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山洞里的黄花梨木被一一搬出来,不多不少,加上周益民家里的那根,一共80根,最粗的那根,一个人抱不住。 其中一部分,直接搬上车。 一趟是拉不完的。 木匠按照现在的行情,给估了一个价。在周益民看来,那就是白菜价。但以现在村民的认知而言,那可就不低了。 至少让他们花几块钱,甚至十块钱左右买一根木料,他们绝对不会干那种傻事。 装不完的,先堆在学校附近的空地上。 最后一算,这卖木料的钱,和前面那一车的玉米堪堪相抵。还差些,周益民干脆说抹平了。 周益民让人将村里的石磨清洗干净。 “十六叔,要磨什么?”洗石磨的人好奇地问道。 “弄点豆腐吃。” 今天回来,还带回来以前1元购的黄豆,就想着吃一顿豆腐之类。 村里就只有一个石磨,而且是公用的。 “那我们帮您推磨。”那人很自觉地说道。 周益民摇头:“生产队不是有头驴吗?拉过来。” 有驴不用,用什么人? 那人苦笑:“那头驴今天休息,可不敢赶出来拉磨,不得被支书骂死?” 生产队的驴也不敢天天让它干活,在农村,那些牲畜比人还要金贵,有时候得好吃好喝伺候呢! 周益民直呼好家伙。 “行吧!那就辛苦你们了。” 周益民要磨的黄豆可不是三五斤,他自己搞不定,所以原计划是借生产队那头驴用一用的。 谁知道,人家还有休息天。要知道在农村,人都没有休息日,几乎是天天干活。 后世动不动就拿生产队的驴来作比较,那样的梗一度非常流行。但生产队的驴工作多长时间、休息多长时间,他们一无所知。 “嘿嘿!小意思。” 第(1/3)页